4月份PMI指数有所回落,专家表示——短期波动不改经济回升大势_环球报资讯
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4月30日发布的中国采购经理指数显示,4月份,制造业采购经
2023-05-01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4月30日发布的中国采购经理指数显示,4月份,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、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49.2%、56.4%和54.4%,分别低于上月2.7个、1.8个和2.6个百分点。三大指数不同程度回落,但总体产出继续保持扩张,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延续恢复发展态势。专家表示,4月份制造业PMI回落是经济从恢复性增长转入全面回升过程的短期现象。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,要形成扩大内需的合力,巩固经济恢复的内生动力。
多因素致制造业景气度回落
4月份,受市场需求不足和一季度制造业快速恢复形成较高基数等因素影响,制造业PMI降至临界点以下,景气水平环比回落。
(相关资料图)
从产需来看,制造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0.2%和48.8%,比上月回落4.4个和4.8个百分点。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,生产指数仍位于临界点以上,表明制造业生产总体保持扩张。
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专家文韬分析,需求环比下降,一是前几个月持续回升基数相对较高。1月份至3月份市场需求连续较快回升,透支了部分市场需求,也推高了基数。二是出口有所趋紧。国际上长期高通胀、利率上升,多种不确定性加大,制造业出口趋紧运行。4月份,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.6%,较上月下降2.8个百分点,连续2个月环比明显下降。
“4月份制造业PMI指数较大幅度回落,且低于荣枯线水平,既有季节性因素影响,更主要的是一种经济从恢复性增长转入全面回升过程的短期现象,不改变经济持续回升大势。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表示,疫情防控政策积极调整后,经济运行的各个方面,从供给到需求、从产业链各个节点到消费、投资各领域,相关经济活动都出现快速反弹,其性质总体属补偿性、恢复性。这是去年12月份以来PMI指数持续较快回升的主要原因。当达到常态水平后,消费、服务业等领域恢复性、补偿性的增长就会明显减弱。
非制造业保持较好复苏节奏
4月份,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.4%,比上月下降1.8个百分点,为年内次高点,非制造业保持较高景气水平。
“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在上月创高后有所下降,但均保持在56%以上的较高水平,非制造业保持较好复苏节奏。”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认为。
服务业恢复基础继续巩固。4月份,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.1%,低于上月1.8个百分点,但高于上年同期15.1个百分点,连续3个月位于较高景气区间,服务业恢复发展态势稳定向好。与居民出行和消费密切相关的交通运输、住宿、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高于60%,行业业务总量明显增长。
“在清明假期、春季旅游叠加‘五一’小长假消费预期的拉动下,接触型服务业均有良好表现。”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专家武威表示,航空运输业新订单指数连续3个月环比上升,并保持在70%以上;铁路运输业新订单指数连续2个月保持在63%以上。同时,直接反映假期消费需求的餐饮、住宿及文体娱乐相关活动均呈现供需两旺的态势。尤其是上述行业新订单指数的上升预示着“五一”假期相关消费需求将继续释放。
4月份,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3.9%,连续3个月位于高位景气区间,建筑业生产活动持续较快扩张。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4.1%,高于上月0.4个百分点,建筑业企业对近期发展预期向好。
“总体来看,投资持续发力和线下消费加快恢复为非制造业稳定复苏带来基础。”蔡进表示。也要看到,当前非制造业加快恢复是建立在前期积压需求加速释放的基础上,市场需求恢复的持续性仍待观察,稳投资和促消费相关政策仍需持续发力,巩固经济恢复韧性。
推动形成扩大需求的合力
文韬表示,当前经济仍处于恢复进程,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内生动力不强,制造业新订单指数在50%以上仅维持3个月,再次转入50%以下。但是,经济中的积极变化还是比较明显,企业生产经营环境整体转好,支持保障条件改善,企业预期相对乐观,随着扩大内需持续发力,如没有出现较大不确定性因素,经济保持稳定恢复可期。
“服务业、建筑业等非制造业PMI仍在扩张区间,说明来自服务业的贡献、来自消费的快速复苏依然从生产端和消费端持续支持经济企稳,基建、地产也整体保持回暖趋势。”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表示,PMI数据显示经济运行好转仍主要是恢复性的、基础仍需继续巩固。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。
张立群表示,今年以来财政货币政策聚力于扩大内需,围绕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力提效,政府投资对全社会投资的带动作用正在进一步加强。在此情况下,实体经济逐步回暖对就业的支持作用将不断加大,这将成为持续增加居民收入,推动消费回暖的基础性条件。
“从恢复性回暖到系统性、全局性回暖,需要有一个转换期,但时间不会长。对此期间出现的经济指标回落,应该要正确认识,保持定力。”张立群说。(记者 熊丽)
来源:经济日报